碳化矽的發展史

碳化矽的發展史

碳化矽是美國人艾奇遜在1891年熔凝鑽石實驗中偶然發現的碳化物。當時被誤認為是鑽石的混合。因此,它被命名為金剛砂。 1893年,艾奇遜出櫃。迄今工業上冶煉碳化矽的方法,俗稱艾奇遜爐,以碳質材料為電阻爐的核心,通電加熱石英SIO2和碳的混合物,形成碳化矽。

關於碳化矽的幾個事件

1905年首次在隕石中發現碳化矽。

1907年,第一隻碳化矽晶體發光二極體誕生。

1955年,理論和技術上的重大突破,LELY提出了不斷發展的高品質碳化,從此SiC被視為必不可少的電子材料。

1958年第一屆世界碳化矽會議在波士頓召開,進行學術交流。

1978 1960年代和1970年代,碳化矽主要由前蘇聯研究。到1978年,首次採用「LELY改良技術」的穀物淨化方法。

1987年至今,利用CREE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碳化矽生產線,供應商開始提供商業化的碳化矽基板。

Send your message to us:

Inquire now

Scroll to Top